欢迎登陆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阳泉市地方志研究室)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系列丛书(阳泉卷)正式出版

 时间:2011-08-12       大    中    小      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系列丛书(阳泉卷)正式出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系列丛书(阳泉卷),经过全市党史系统研究工作者的数年艰辛努力,在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协助下,于纪念抗战胜利66周年和百团大战71周年之际正式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市党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八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和不幸遇难的同胞寄献的深切缅怀。

  本书是列入国家重大社科调研课题,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牵头主抓的重点党史研究项目。在省党史办的统筹下,近三年多来,我市、县两级党史工作者恪尽职守、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发动和依靠辖区广大干部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以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逐村入户调查,广泛征集史料,多方奔波查阅历史档案、精心核实每一个细节,在此基础上,分列若干专题,建立了完善而详尽的卷宗资料,从而基本上澄清了我市现今行政区划内八年抗战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为后世留下了一份较为完整而准确的“抗损”史料,也使我市在抗战史的研究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通览全书,共分六个部分,60余万字。其中,有关“抗损”的调研报告6份;统计表格7个;专题调研6份;档案资料7份;文献资料16份;个人的口述资料87份;以及大事记和阳泉地区伤亡人员名录;文前还配有45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作为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的“抗损”调查,关于人口伤亡的数据共有三套,其分别为此次入户调查数、历史档案数和文献资料数。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最终认定:抗战期间,阳泉市人口伤亡采用历史档案数最为可信,即直接伤亡46433人,间接伤亡155778人,总计为202211人(含1937年10月娘子关会战中中国守军伤亡人数)。具体损失情况分社会财产损失和居民财产损失两部分。社会财产损失包括工业、交通、农业、工矿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10类。由于当时流行的币种不同,有些行业的损失又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估量,所以,社会财产的损失很难有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只知其中工业类的损失是1315693227000元(国币);交通类的损失是706040000元(国币)。居民财产损失包括土地、房屋、树木、耕畜、粮食、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其他等9类。其中,受损土地总数为95153亩,房屋139358间,树木125838株,耕畜120299头,粮食180922800公斤,服饰2995241件,生产工具2274323件,生活用品286783件,其他为镯子1副,猪牛羊数量无法统计(以上均为居民财产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缺统计档案)。

      罪恶累累,铁证如山。日军侵占阳泉的八年,是阳泉历史上蒙受重大损失的八年,它对阳泉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给阳泉民众带来了极大痛苦。历史不容忘记,更不能篡改。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阳泉卷》这部书,是血泪的记录,是正义的报告,无愧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说服力极强的生动教材。(苏小平)